成功登陆火星的"祝融号"用了哪些复合材料 ?从"国防七子到香港理工"那些高校全程参与?
发表时间:2021-06-23成功登陆火星的"祝融号"用了哪些复合材料 ?从"国防七子到香港理工"那些高校全程参与?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!
2021年5月15日,中国首辆火星车“祝融号”在环火轨道遨游数月后,终于从“天问一号”飞船中分离并下降,成功踏上了这颗火红色星球的土地上!
“祝融号”着陆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火星大气层,经历了“黑色9分钟”。这9分钟里,“祝融号”高速进入大气层,并与大气层产生摩擦,表面温度急剧升高;在高热状态下,“祝融号”与大气层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。
在接近火星地面时,“祝融号”从4.8km/s的降落速度,在5分钟内减为460m/s,并在降落伞打开后减为不到100m/s,接着在大推力发动机的作用下在100m左右的高度时降为零,再靠四条着陆腿缓冲掉最后冲击力,最终让搭载6台科学仪器的火星车平稳落地。
由于从火星到地球的信号传输一个来回需要约20分钟,无法进行人工指令的干预,而着陆的机会短暂且唯一,着陆过程中也没法暂停任务。面对一系列复杂情况,“祝融号”依靠高度的智能化预判突发性事件,顺利完成了登陆任务。
着陆后的“祝融号”火星车将开展为期90个火星日(地球大约三个月)的科学探测任务,任务包括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、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、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、测量电离层和火星地表气候及环境特征、探索火星的物理场(电磁场、引力场)和内部结构等。
“祝融号”火星车重约240公斤,是“玉兔二号”的2倍,长3.3米、宽3.2米、高1.85米。
火星上空气稀薄又寒冷、昼夜温差大,平均温度只有零下63摄氏度,如同地球上荒芜的戈壁滩环境,表面坑坑洼洼,还经常会发生沙尘暴等极端天气,条件十分恶劣。摆在“祝融号”火星车面前挑战,十分艰巨。
任务能否成功,取决于“祝融号”火星车的结构和采用的材料,那么哪些材料在为“祝融号”保驾护航呢?
"祝融号"用了哪些复合材料?
在“黑色9分钟”内,流星一般高速下降的着陆器,与火星大气层高速摩擦,着陆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,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,那么着陆器在大气层就面临被烧毁的危险。
那么在防热方面,“祝融号”用到了哪些材料?
★ 连续纤维增强中密度防热材料:应用在需要维持探测器整体形状的上下边缘和结构支撑部位。
作用:该材料相比较低密度材料其强度更高,密度约为0.9g/cm3,兼顾了耐烧蚀和承载能力。
研究团队: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。
作用:该涂层材料密度仅为0.28g/cm3左右,热导率低至约0.06W/m﹒K,其基本热物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不仅隔热性能优良,对着陆器的减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研究团队: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。
“祝融号”承载了多重任务,携带的设备较多,还需要经受着陆时“黑色9分钟”考验。因此对轻量化要求十分高。
此外,火星环境复杂、表面凹坑密布,为着陆增加了更多的困难。为了保障“祝融号”在火星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,采用了轻量化及特种复合材料。
作用:该合金具有突出的强韧性、轻质性和吸能性,吸收探测器着陆时的冲击能。
研究团队: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物理研究体所。
作用:保障探测器着陆系统电路的安全,为器件内部电路穿上了安全可靠的“保护衣”,保障探测器在火星安全平稳着陆。
研究团队:合肥圣达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。
★ 高性能碳化硅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:用于探测器高精密仪器。
作用:新型的碳化硅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构件重量轻、强度高、刚性好、宽温度范围下尺寸稳定,满足了“祝融号”长时间运行时对某关键机构的材料需求。
研究团队: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荻、欧阳求保教授团队。
作用:作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,可实现探测器轻量化。
研究团队: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教授及其团队。
作用:保障“祝融号”火星探测器长期的太空行驶及完成极其复杂的着陆过程。
研究团队:西南铝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。
作用:火星车要在工况复杂的火星表面长距离行走,这对火星车材料的轻量化、高强韧性、高尺寸稳定性、耐冲击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,传统铝、钛合金难以兼顾综合要求,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则可胜任。
研究团队: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马宗义团队。
由于火星探测器距离太阳较远,它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大减弱,温度较低。火星上温度很低,赤道上的平均温度只有-23°C,针对复杂的温度工作环境,“祝融号”有什么样的防护手段?
作用: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在进入轨道后,处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超高真空空间环境,朝向太阳的表面温度非常高,而背向太阳的表面的温度则非常低,导致航天器“冰火两重天”。该材料得以保证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能够在极端复杂的温度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。
研究团队: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热控涂层研制组。
作用:很轻,隔热性能好,在探测器“落”与“巡”两项任务中发挥作用。
研究团队: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。
作用:火星极端低温环境下,还时常伴有风暴。该产品隔热降噪效果好,衡量防火性能的氧指数高达34,一平方米的重量不足70克,各项性能可靠,保障火星车适应恶劣环境。
研发团队:绿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我们知道,在“天问一号”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,是大批的科学家们长期的、无私的、默默无闻的劳动与付出。
其中,还有一大批高校的科学家们的全程参与,据根据公开的资料统计,至少有13所大学参与到整个项目中,做出了重大贡献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根据公开的信息,此次天问一号火星任务,一共有13所高校参加,分别是: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天津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青岛科技大学、辽宁科技大学、中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。
虽然上面的图表中漏了中北大学,可是我们还是可以很直观的得出一个结论,这参与天问一号火星任务的我国高校,可分为四类,即国防七子高校、双一流大学、特色高校和香港高校。
“国防七子”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,自然是主力。
双一流高校有3所,分别是中国科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。
特色大学有5所,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青岛科技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北大学。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是普通大学,却能成为天问一号任务团队中的一员,更显示了我国普通高校水平在迅速提高。
香港高校,当然是香港理工大学了。我们知道,香港理工大学近年来受港独影响较大,可是这些科研工作者们却能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,完美的完成了所承担的天问一号任务,要特别点赞。
福斯曼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作为先进材料产研与孵化平台,为大批长期付出的科学家和大批长期参与的高校科学家们点赞。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,证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已经很强大,中国航天人必然能够做出更多的成就,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福斯曼将一如既往的为航天人提供各种新材料,助力航天事业的发展!!
福斯曼—先进材料产研与孵化平台
福斯曼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,专注于先进材料的产研、营销与孵化。产品涉及无机粉体、MAX相陶瓷材料、金属及合金、隔热耐温材料、聚酰亚胺及单体、POSS、有机硅材料、相变材料等多个系列。
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等优秀科研院所合作,提供创新型产品的定制化服务。目前在广州、兰州两地建有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;拥有山东德州和甘肃兰州两个生产基地。德州生产碳化物、硼化物等陶瓷粉体,兰州生产氢化物、氘化物等精细化学品,有近百套生产装置,可以接受客户的委托加工和生产制造。
公司产品超过3000种,应用于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核领域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。通过网络营销和线下营销向全球用户提供产品服务,目前拥有国内外用户10000多名。福斯曼有丰富的新材料市场推广经验,欢迎有新材料项目的翘楚与福斯曼携手,共同推进新材料的发展,公司会在资金、厂房、园区、市场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。
联系我们
商务合作
电话:010-64646565
微信:13641229751
邮箱:info@forsman.com.cn
投稿转载
电话:010-64646565
微信:18310812832
邮箱:marketa@forsman.com.cn
加入我们
电话:010-64646565
微信:13811834164
邮箱:hr@forsman.com.cn
往期文献点击查看
-
OV-POSS对天然橡胶的性能改善
-
ZrCl
-
HfCl
-
SiC含量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rB
-
-
-
-
-
Ti3C2 MXene 材料,新兴摩擦保护固体润滑剂
10.